鹰眼看霓虹 2025.9.4

未来长什么样?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上,日本给出了一份别开生面的答案。10月3日至7日,日本中小企业厅与中小企业基盘整备机构将联合推出“未来航路挑战”活动,吸引了近两千家企业参与,被誉为“驶向未知大海的集体远征”。

这不仅是一场展览,更像是一次 中小企业版的产业未来推演。它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:在全球竞争与社会课题交织的当下,中小企业如何用创新和灵活性为未来定调?


三大展区,五大主题,未来产业的缩影

活动将分为三大板块:

  • 未来思维企业展示区:84家中小企业带来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与服务,展示他们如何以“小身材”撬动“大未来”。
  • 270°沉浸式影像剧场:带观众穿越至“20XX年”,感受由新技术拼接的未来日常。
  • 挑战宣言包裹区:1800家企业集体发表“面向未来的宣言”,这既是口号,也是日本中小企业群体性格的缩影。

其中,未来思维企业展示区最受瞩目,被划分为五个“未来小岛”:

  • 精密制造:传承工艺与前沿工程的结合。
  • 数字科技:互联网+沉浸式体验的再造。
  • 自然恩惠:向大自然借力的可持续方案。
  • 包容理念:推动无障碍与社会共生的设计。
  • 创新传承:传统与革新的再定义。

看点一:月球车上手,体验“宇宙驾驶员”

最受期待的展品之一,是株式会社大梦开发的 月球探测车“YAOKI”。2025年3月,它已在月球陨石坑完成了全球首次探测。世博会现场,参观者不仅能看到这辆“创造历史的机器”,还可以亲自上手操作,体验未来“宇宙驾驶员”的感觉。对于日本制造业来说,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展示,更是将航天技术商业化与大众化的前奏。


看点二:数字沉浸,连接虚拟与现实

在“数字科技小岛”,森林数字株式会社展示了其沉浸式空间技术 uralaa。它能通过互联网将自然风光、体育赛事、地方活动等多元内容传输到医院、学校、社区与旅游现场,让人们“共享非日常体验”。这种技术背后,是对 数字娱乐与社会关怀的双重市场 的瞄准。对投资者来说,这种兼具B端与C端场景的模式,未来可能成为区域振兴和远程服务的关键工具。


看点三:蜘蛛丝的启示,生物材料的下一站

在“自然恩惠小岛”,明星企业 Spiber株式会社 带来新一代蛋白质纤维。其灵感来自蜘蛛丝的结构强度与柔韧性,应用场景覆盖纺织、汽车、甚至航空航天。对全球资本而言,这不仅是“环保新材料”,更是对 石化依赖型产业的颠覆式挑战


看点四:包容性设计,产业的另一条跑道

在“包容性理念小岛”,Raise the Flag. 株式会社推出的新型感知设备,为残障人士在工作、学习和出行中提供支持。这样的产品往往不具备爆款属性,却在悄悄塑造 包容型社会的经济基础。这类“隐形市场”,未来可能成为公共政策和私人资本的新交汇点。


财经视角:中小企业的未来,不只是展示

从月球车到蛋白质纤维,再到沉浸式数字空间,这场“未来航路挑战”展示的不是孤立的发明,而是 中小企业在新产业浪潮中的集体搏击

日本经济正处于老龄化、地方衰退与全球竞争的三重压力之下。相比大型企业,中小企业更能以低成本、快迭代的方式探索新需求。此次近两千家的集体亮相,背后透露出三个信号:

  1. 未来产业不是巨头独舞,而是中小企业合奏。
  2. 技术与社会课题结合,才是市场真正的蓝海。
  3. 从地方走向全球,中小企业或许正是下一波出口故事的主角。

大阪世博会本就是一次“未来社会的实验场”。而“未来航路挑战”活动,则用中小企业的语言,讲述了未来经济的可能叙事。